《音乐文化信息》2014年2期(总第97期)
近期音乐学论题论语摘要
西周前期乐官考
从考古文物材料的角度看,西周前期乐官有龠、司鼓钟、司乐等几种;从传统文献材料的角度看,则有籥人、瞽、太师、少师等几种;由此可见西周前期的乐官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再从传承的角度来看,西周前期乐制对于殷人乐制既有沿袭复有革新;而据《周礼》记载,西周中期以来的乐制已经极度繁荣,但亦有多种乐官明显渊源于西周前期;因此,西周前期乐官制度在上古音乐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摘自《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黎国韬 文)
“均、宫、调三层次概念”的哲学思考
“‘均’是七声调域之所在,‘宫’是五声宫系的音律组合。”“一均”含“三宫”、“一宫”含“五调”、“七律”决定“七声”、“调高”决定“调式”……。诸如此类,蕴含着基本的哲学原理。只有透过“辩证统一”的哲学视角来审视、解读“均、宫、调三层此概念”,才能对此有所感悟、理解和掌握。否则必然造成相互取代和混同。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术态度和学习方法,不利于基本乐理的学习和掌握,尤其不利于中国乐理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
(摘自《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刘永福 文)
由反本质主义到臧否表象: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
--兼论当代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
在民族音乐学接受后现代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学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些不同于哲学、美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个性化特点。基于对表象意识的认同与否,后现代理论大体分为怀疑论者和建设论者两派。以梅里安姆、赖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民族音乐学,先后采纳了学术上有承继关系的博厄斯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和后现代建设论文化观,以较宽容、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和面对各种音乐文化危机现象的同时,还一定程度削弱、化解了由彻底、极端的后现代怀疑论所带来的某些尖锐矛盾问题。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值得进行反思、批评,同时予以学习、研究、借鉴的后现代学术发展思路。(摘自《音乐探索》2014年第1期 杨民康 文)
唐代敦煌壁画“迦陵频伽”
造像与佛教音乐美学
敦煌石窟中,凡有《阿弥陀经变画》《观无量寿经变画》和部分《药师经变画》的壁画大都有一种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乐伎造像参与,并与乐队与舞蹈造像同时显现。目前,学术界有关敦煌壁画中迦陵频伽伎乐的研究成果大多限定在迦陵频伽造像的来源和流播,或其与佛经的关系研究等方面,鲜有就此造像所蕴含的佛教音乐观念与唐代佛教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力求从敦煌壁画在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迦陵频伽造像的图像学意义出发,探讨其与相关佛经及佛教净土宗的关系,以及其在唐代佛教音乐美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唐代敦煌壁画上出现的迦陵频伽及乐舞造像,是佛教教义观念在敦煌壁画上的直观表现;历代敦煌石窟的开凿,以及壁画上画出礼佛乐队、陵频伽及“众诸鸟”形象,也都是画工及供养人都是受往生极乐世界的礼佛心理所驱使,透过其行为方式和宗教观念通过佛教造像体现了唐代佛教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与追求。
(摘自《交响》2013年第4期 叶明春文)
音乐学术参考资料之四
敦煌乐舞艺术研究资料索引
3.3 壁画舞伎研究(接上期)
(1)敦煌壁画舞伎研究--敦煌壁画乐舞研究/郑汝中 //《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2)漫话敦煌舞蹈壁画/王克芬//舞蹈,2000(04)
(3)晚期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王克芬//文艺研究,1996(02)
(4)元代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王克芬//舞蹈,1996(05)
(5)从壁画中看敦煌舞姿与龟兹舞姿/任慧婷//音乐大观,2013(01)
(6)从敦煌壁画中的舞姿看古代西域与内地的乐舞交流--敦煌舞姿/李才秀//《敦煌舞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4
(7)敦煌壁画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研究——动静中的三十六姿/史敏//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8)敦煌舞蹈壁画中的史料互证与多元性/田霞//北方作家,2011(05)
(9)谈敦煌乐舞传播和舞绸伎乐在实践中的应用/任慧婷//大舞台,2011(11)
(10)由敦煌莫高窟谈宗教与舞蹈的历史关联/肖巍//美与时代(上半月),2007(11)
(11)试论敦煌壁画男性乐舞的舞台创作/眭美琳//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2)多元荟萃归根中华——敦煌舞蹈壁画研究/王克芬//敦煌研究,2005(03)
(13)敦煌壁画和唐代舞蹈/董锡玖//文物,1982(12)
(14)敦煌唐代壁画经变画礼佛乐队中的舞伎服饰研究/贾一亮//东华大学,2007
(15)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研究/曹佳坞//敦煌研究,2008(02)
(16)敦煌壁画舞蹈形象摭谈/符号//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1)
3.4 壁画乐器研究
(1)敦煌壁画乐器研究(摘要) /郑汝中//敦煌研究,1988(02)
(2)敦煌壁画乐器分类考略/郑汝中//敦煌研究,1988(04)
(3)榆林窟三窟千手观音经变乐器图--敦煌壁画乐舞研究/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4)从敦煌壁画看古排箫的发展/高德祥//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增刊)
(5)排箫/高德祥//中国音乐,1993(02)
(6)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乐器——篪/高德祥//中国音乐,1987(02)
(7)凤首箜篌考/高德祥//中国音乐,1990(01)
(8)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箜篌乐器形态简析/杨森//敦煌研究,1991(01)
(9)敦煌壁画阮的研究/台建群//敦煌研究,1995(01)
(10)敦煌石窟壁画中的打击乐器/高德祥//民族民间音乐,1988(2+3)
(11)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庄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12)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乐器羯鼓/郝毅//乐器,1986(04)
(13)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乐器羯鼓[续] /郝毅 //乐器,1986(05)
(14)西域打击乐器——羯鼓/赵世骞//中国音乐,1985(02)
(15)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各种鼓/高德祥//乐器,1988(02)
(16)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各种鼓[续] /高德祥//乐器,1988(03)
(17)图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鼓类乐器/王清雷//广播歌选,2010(01)
(18)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吹奏乐器/高德祥,吕殿生//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9(04)
(19)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庄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20)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庄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21)榆林窟、东千佛洞壁画上的拉弦乐器/庄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22)敦煌壁画上的本土乐器1 /庄壮//音乐周报,2006-02-24
(23)敦煌壁画上的本土乐器2 /庄壮//音乐周报,2006-3-3
(24)敦煌壁画中的不鼓自鸣乐/高德祥//乐器,1990(02)
(25)敦煌壁画中“不鼓自鸣”乐器组合之研究/钟力//飞天,2012(24)
(26)敦煌壁画中的隋唐乐器及其组合形式 /蒋咏荷//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4(03)
(27)敦煌壁画中的琵琶/柳廷信,李世奇//阳关,1985(02)
(28)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及其唐乐/叶栋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4(01)
(29)五弦琵琶的柱制及其谱字配置/ [澳]耐尔森;赵维平//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01)
(30)关于敦煌飞天壁画中琵琶艺术的几点思考/朱慧佶//音乐大观,2012(08)
(31)简谈琵琶形制的发展变化过程 /高德祥//乐器,1987(03)
(32)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与反弹箜篌/高德祥//音乐爱好者,1989(05)
(33)英娘的琵琶为什么要反弹/毛继增//中国音乐,1983(03)
(34)胡人半解弹琵琶:秦汉隋唐间琵琶的邅递/陇菲//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
(35)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李婷婷,孙汉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3)
(36)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拍板/郝毅//祁连歌声,1985(06)
(37)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方响/郝毅//敦煌研究,1985(03)
(38)方响形态及其历史文化研究/黄艺鸥//上海音乐学院,2007
(39)莫高窟壁画中的异形笛/杨森//敦煌研究,1988(01)
(40)笛箎辨/于德琛//中国音乐,1993(04)
(41)敦煌壁画中的部分乐器考辨/王福生//中国音乐学,2006(04)
(42)敦煌壁画中的几种特异乐器/郑汝中//新疆艺术,1988(05)
(43)敦煌壁画中的几种特异乐器--敦煌壁画乐舞研究/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44)正仓院乐器研究/ [日]林谦三// [日]风间书房,1964
(45)大佛开眼式(上)——正仓院的乐器/ [日]岸边成雄;席臻贯//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02)
(46)大佛开眼式(中)——正仓院的乐器/ [日]岸边成雄;席臻贯//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03)
(47)大佛开眼式(下)——正仓院的乐器/ [日]岸边成雄;席臻贯//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04)
(48.)日本正仓院乐器的起源(上)——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 [日]岸边成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3)
(49)日本正仓院乐器的起源(下)——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 [日]岸边成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04)
(50)东亚乐器考/林谦三//音乐出版社,1962
(51)从敦煌壁画图像的研究到制作——敦煌壁画乐器仿制成功/樊锦诗//敦煌研究, 1992(03)
(52)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项目鉴定意见书/佚名//敦煌研究,1992(03)
(53)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工作报告/庄壮//敦煌研究,1992(03)
(54)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技术报告/佚名//敦煌研究,1992(03)
(55)敦煌壁画乐器制作报告/佚名//敦煌研究,1992(03)
(56)敦煌壁画乐器频谱测量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乐声实验室// 敦煌研究,1992(03)
(57)敦煌壁画乐器喜见复活/林石城//敦煌研究,1992(03)
(58)敦煌学研究的新创作——敦煌壁画乐器仿制成功/刘东升//敦煌研究,1992(03)
(59)敦煌学研究的新成果——贺敦煌壁画乐器研究仿制成功/樊祖荫//敦煌研究,1992(03)
(60)在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项目技术鉴定会上的感想/郑珉中//敦煌研究,1992(03)
(61)复活的敦煌乐器/庄壮//乐器,1999(06)
(62)敦煌乐器赴东瀛千年古乐奏伊丹/丰元凯//人民音乐,1994(08)
(63)敦煌壁画乐器内涵丰富/王朝霞//甘肃日报,2002-12-25
(64)44种古乐器走下敦煌壁画/佚名//中国文化报,2003-11-18
(65)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敦煌壁画乐舞研究/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66)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与郑汝中先生商榷/沈正国//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z1)
(67)对《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商榷》的商榷 /李根万//乐器,2009(11)
(68)诌议仿制古乐器/高德祥//乐器,1994(02)
(69)敦煌乐器研制使用的回顾和思考/庄壮//中国音乐,1997(04)
(70)敦煌壁画乐器复制应用之思考/庄壮//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9
(71)敦煌壁画乐器组合艺术/庄壮//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01)
(72)关于组建“敦煌壁画乐器演奏团”构想/庄壮//人民音乐,2004(11)
3.5 壁画经变乐队研究
(1)敦煌壁画乐队排列艺术/庄壮//新疆艺术,1986(03)
(2)敦煌壁画乐队排列剖析/庄壮//音乐研究,1998(03)
(3)敦煌壁画中的唐代经变伎乐队/高德祥//新疆艺术,1987(05)
(4)敦煌唐代壁画经变画礼佛乐队中的舞伎服饰研究/贾一亮//东华大学,2007
4 敦煌舞研究
(1)敦煌舞蹈(敦煌吐鲁番艺术丛书)/董锡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
(2)敦煌舞蹈/高金荣//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3)敦煌舞:三十而立的辉煌与隐忧/魏奇峰//西部时报,2009-3-17
(4)敦煌舞中的“三道弯”艺术形式/李婷婷//甘肃教育,2006(06)
(5)敦煌舞名称的由来/贺燕云//舞蹈,2008(08)
(6)敦煌舞的审美合力/谢艳春//民族艺术研究,2004(04)
(7)敦煌舞的审美特征/谢艳春,屈曌洁//民族艺术研究,2005(03)
(8)敦煌舞美如斯/佚名 //中国新闻周刊,2006(15)
(9)当代敦煌舞蹈溯源──西域与中原乐舞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垣丁//新疆艺术,1998(02)
(10)寻找敦煌舞蹈的源头/金秋//敦煌研究,2001(02)
(11)敦煌舞蹈和民间舞蹈中的“三道弯”分析/张琼//大众文艺(理论),2009(03)
(12)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及艺术特色/刘继明,韩宁//大舞台,2011(05)
(13)敦煌舞蹈的独特之美——浅析敦煌舞中的重心/李婷婷//甘肃教育,2011(01)
(14)敦煌舞蹈训练与表演教程/贺燕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
(15)敦煌舞风格浅探/高金荣//阳关,1983(04)
(16)对敦煌舞体系的认识/贺燕云//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
(17)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易辛//兰台世界,2012(25)
(18)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李婷婷,孙汉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3)
(19)论中国石窟舞蹈的艺术特征/仝妍//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20)论印度舞与敦煌舞的异同/杨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21)“满壁飞动”之动——敦煌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研究/刘建,酉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22)浅析眼神在敦煌舞蹈中的意韵/王喜伟//文教资料,2009(33)
(23)浅谈呼吸与眼神在敦煌舞人物性格塑造中的运用/胡莉莉//艺术教育,2011(02)
(24)浅析眼神在敦煌舞中的产生、确立及运用/解雨姣//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5)浅析飞天舞的表现特色/邱翔//大众文艺,2011(11)
(26)浅议对敦煌舞的认识误区及对策/李婷婷//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7)浅谈“反弹琵琶”的艺术美/樊平//群文天地,2011(16)
(28)英娘的琵琶为什么要反弹/毛继增//中国音乐,1983(03)
(29)浅谈敦煌舞姿的艺术特点/李婷婷//大众文艺,2012(24)
(30)浅谈敦煌舞舞姿之美/孟尧//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2)
(31)浅谈敦煌舞蹈中的文化因素/李佳//知识经济,2010(15)
(32)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特色与地域特色/李倩//青年文学家,2010(15)
(33)从《敦煌佛印》看中国敦煌舞蹈的审美/刘囡囡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34)中国敦煌舞蹈的形象美探析/赵园园//青春岁月,2013(08)
(35)敦煌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李婷婷//甘肃教育,2011(06)
(36)敦煌舞教程(附DVD一张)/高金荣//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7
(37)敦煌舞的元素练习与风格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金亮//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38)汉唐古典舞与敦煌舞蹈教学体系研究/叶晓丽//龙岩学院学报,2012(02)
(39)风格性舞蹈教学中的表现性组合刍议——以北京舞蹈学院“敦煌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研究”课程为例/张玉玲//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40)敦煌心语:敦煌舞教学研究集/史敏//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2009.12
(41)敦煌舞蹈教程: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史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7
(42)佛国仙姿妙入神特教薪传娱万民——评我国首创《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为敦煌学百年纪念而作/董锡玖//舞蹈,2000(05)
(43)“敦煌舞蹈”创作初探/尚俊睿//舞蹈,2007(04)
(44)试谈敦煌药叉乐舞的舞台化构想/眭美琳//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4)
(45)关于敦煌舞编创过程中表现形式的思考/韩晶//丝绸之路,2011(24)
(46)略论敦煌舞创编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宁//音乐大观,2012(05)
(47)试论敦煌飞天的动感与艺术形象/史敏//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03)
(48)吉祥美好的化身——敦煌飞天的艺术美感/李东风/文艺研究,2009(02)
(49)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段文杰//敦煌研究,1987(01)
(50)天上,人间——试析敦煌飞天之姿态的世俗化依据/张闻闻//美术大观,2007(09)
(51)灿烂的敦煌飞天艺术/莫雁//东方艺术,1995(04)
(52)飞天新论/赵声良//敦煌研究,2007(03)
(53)敦煌飞天形体姿态的来源/谢生保//敦煌研究,2001(04)
(54)飞天艺术形象渊源考/陈建刚//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55)飞天艺术综论--敦煌壁画乐舞研究/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56)大型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佚名//中国戏剧,2008(08)
(57)论《丝路花雨》/陈德宏//社会科学,1983(01)
(58)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赏析/周雅俐//戏剧文学,2006(08)
(59)永远的《丝路花雨》/肖美鹿//中国戏剧,2010(07)
(60)《丝路花雨》在苏联/席臻贯//中国音乐,1986(01)
(61)《丝路花雨》的舞蹈语言/兆先//文艺研究,1980(02)
(62)《丝路花雨》:敦煌壁画舞起来/马静//科学之友(A版),2008(10)
(63)论舞剧《丝路花雨》的美学向度/朱凤玲//作家,2010(14)
(64)让敦煌舞破壁而飞/晓庄//瞭望周刊,1987(09)
(65)敦煌壁画复活伎乐飞天下凡/任真//丝绸之路,1996(06)
(66)舞剧文学的宏构巨制——对舞剧《丝路花雨》评论的思考性回顾之一/杜琪//社会科学,1987(05)
(67)评新版舞剧《丝路花雨》的继承与创新/岳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68)不断创新是舞剧《丝路花雨》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陆金龙//发展,2009(07)
(69)中国民族舞剧的传世精品——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傅宝珠//丝绸之路,2010(01)
(70)刻意求新尽心雕琢——谈舞剧《丝路花雨》八一年演出本的修改/晏建中//陕西戏剧,1981(11)
(71)动作语言的艺术——《丝路花雨》中的“虚实相容”探究/梁袁媛//音乐创作, 2012(11)
(72)从《丝路花雨》到《编钟乐舞》——浅析近年对古典乐舞的发掘/李洁非,陈廉//瞭望,1983(11)
(73)从舞剧《丝路花雨》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艺术溯源/喻海//南方论坛,2008(12)
(74)盛唐景·敦煌画·丝路花——漫话舞剧《丝路花雨》/肖云儒//陕西戏剧,1981(12)
(75)真实的虚构——谈舞剧《丝路花雨》的一些历史依据/段文杰 //文艺研究,1980(02)
(景月亲 辑录整理)(待续)
人文社科信息
精神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
精神家园彰显了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归宿,超越了人的自燃性、现实性与有限性,确证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的发展。首先,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探求终极的价值目标。精神家园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在终极追问中获得终极的价值指向。精神家园以“应然”的方式超越“实然”状态,用“应然”的价值视野审视、评判现实问题。在现实与理想、应然与突然的张力中,精神家园专注追寻人的终极价值目标,追问自由的意义与本质、自由广度与限度的问题。其次,精神家园以“无限”的方式超越了人的有限性。现实的个人作为有限的、历史的存在,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只能限定在特定的生存场域中。同时,人作为类存在,在代代延续中,实现了类的时间传承与空间拓展,凸显了类存在方式的无限性。精神家园超越了人的现实存在的有限性。此种无限性不仅仅是肉体存在意义上的无限性,更是精神存在意义上的无限性。精神家园以超越性思维把握现实,指向未来,超越有限,追求永恒。最后,精神家园以“渐进”的方式不断趋近永恒的价值归宿。精神家园的价值归宿的实现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精神家园作为人类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科学的价值目标、有序的发展阶段。基于人存在的生成性、多样性、多边性等特性,精神家园的实践指向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
(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万光侠、夏锋 文)
大气、大学与大学之道
“大气”与“大学”、“大学之道”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大学从根本上来说就应该是大气的。大气是大学之道最内在的基本要求,是成就大学的基石。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应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气。大学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大气节、志存高远的大气魄、兼容并蓄的大气量、恢弘广阔的大气度,才称得上大气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梅贻琦所倡导的“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表明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气。大楼泛指大学的硬件要求,大师泛指大学的智识要求,而大气则是大学最内在的基本要求,是成就大学的基石。只有做到大气,大学方可卓然耸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5期 李震声、李斌、张蔚 文)
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筛选机制
卓越的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严格的筛选机制使其获得优质教师资源的基础。美国被公认为世界上大学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一批优秀大学稳居各类世界大学排名榜的前列。从人才定位、终身教授评审过程和评审要求等方面比较分析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制度,显示出美国大学教师“严筛选”的特点:第一,教授是人才筛选决策过程的绝对主体;第二,筛选手段的信效度很高;第三,为实现有效筛选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第四,通过对教师制度的调整合评估完善筛选制度。虽然中美大学面临的各种环境不同,但如何在教师聘用和评审过程中切实提高筛选性是我国大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自《教育科学》2013年第5期 丁建福,宗晓华 文)
周代俗乐的发展与诗歌创作
在周代建国之初,周人便着手建立自己的一套礼制并创作与之相适当的乐歌,周成王兴正礼乐,康王定乐歌,通过这两次大型的制作乐歌的活动和后来代代君主的增益,周代的雅乐得以快速发展,且进入鼎盛时期。至东周以后,王朝号令不行,征伐不出自天子而出自于侯伯,于是礼制崩坏,音乐制度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用于宗庙祭祀及国家典礼的雅乐强调教育意义、道德观念,突出平和中正、庄亚肃穆、雍容华贵,而世俗的新声显得生动活泼、旋律自由,所表现的内容也更加接近世俗的生活,所以与雅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桑间、濮上为代表的世俗之音的兴起,以郑风、卫风为代表的世俗之乐的流行,既反映出人们对娱乐的需要,也反映了时人对新声的渴求。所以从东周到战国时期,俗乐发展成了可以与雅乐分庭抗礼的大众乐歌。在推动和传播俗乐的进程中,倡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倡优之性别不限男女,大凡除表演雅乐之外的以从事专职歌舞、说唱艺术的男女都统称之为倡优,他们以歌舞表演为职业,并以此谋生,游走于上流社会和富贵豪门,被特定的人群所畜养、宠爱,有较为固定的服务对象和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为了提高演唱技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师从前辈歌手,且一旦成名以后,又会有很多追随者,使自己的演唱技艺得以广泛流传,甚至形成一个流派,从而也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摘自《中州学刊》2013年第11期 金荣权 文)
试听窗口
1.小号独奏专辑(随想曲) 贝尔索姆,A.演奏;加德纳,E.指挥 emiclassics.com /CD0792
2.布鲁赫小提琴作品选/布鲁赫 曲/帕尔曼,I.小提琴演奏 / CD0791
3.巴赫钢琴曲选 /巴赫 曲/施纳贝尔,阿图尔钢琴演奏 /CD0790
4.长笛奏鸣曲集=Flute sonatas /高尔韦,詹姆斯 演奏;Galway,J. BMG MUSIC /CD0789
5.铜管乐队专辑:这就是铜管乐/东京佼成管乐团 演奏 /CD0793
6.中国交响乐团(2):中国作品精选/陈佐湟 指挥/施万春等曲/CDZ1196
7.天国的女儿/穆特 等演奏/劳弗兰 等演奏 /CDZ1202
8.中外歌曲精品:想念你 妈妈/关牧村 演唱 /CDZ1201
9.老歌金唱盘/陈慧娴 等演唱 /CDZ1200
10.中国音乐大全:琵琶卷 /CDZ1199
11.胡旭东作品专辑:进行曲篇/胡旭东 曲/刘和刚等演唱 /CDZ1198
12.胡旭东作品专辑:亲情篇/胡旭东 曲/刘和刚等演唱 /CDZ1197
13.中国交响乐团(2):中国作品精选/陈佐湟 指挥/施万春等曲/CDZ1196
14.卡芭叶:世纪之星系列(2)/卡芭叶 演唱/威尔第等曲 /CDZ1194
15.北国之恋:刘辉演唱专辑 /CDZ1193
16.世界著名长笛作品辑/张小平 演奏 /CDZ1192
17.绿色的呼唤: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集/韩兰魁 曲/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奏 /CDZ1186
18.秦弦·秦韵/金伟 演奏 /CDZ1185
19.中国经典歌剧精粹典藏版(1) / 郭兰英 等演唱 /CDZ1180
20.中国经典歌剧精粹典藏版(2) / 王玉珍 等演唱 /CDZ1181
21.中外经典艺术歌曲伴奏与演唱:铃儿响叮当/ 天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制作 /CDZ1179
22.中外经典艺术歌曲伴奏与演唱:西风的话/天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制作 /CDZ1178
23.最喜爱的24首著名作曲家作品选/巴赫 等曲;亨德尔 /CDZ1177
24.世界古典音乐系列/苏萨 等曲 /CDZ1176
25.世界著名小提琴小品(辅导示范1)/丁芷诺 主讲;马涅斯等曲 VCD0882
26.D大调波兰舞曲/音诗(辅导示范) /林朝阳主讲;维尼亚夫斯基、肖松 曲 /VCD0881
27.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辅导教学) /郑石生 主讲/门德尔松曲 /VCD0880
28.魔鬼的颤音(辅导示范) / 魏昭 主讲/塔蒂尼 等曲 /VCD0879
29.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辅导示范)/ 林朝阳 主讲;圣桑等曲 /VCD0878
30.谐谑曲与塔兰泰拉舞曲(辅导 示范)/ 林朝阳 主讲;维尼亚夫斯基 等曲 /VCD0877
31.西班牙交响曲(辅导 教学)/ 郑石生 主讲/拉罗 曲 /VCD0876
32.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辅导教学碟) / 郑石生 主讲 /VCDZ0088
33.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辅导教学) / 帕格尼尼 曲/郑石生 主讲 /VCD0875
34.李长春胡琴作品精选集/ 李长春 演奏 /DVDZ0087
35.著名歌剧咏叹调标准发音跟读/ 邓桂萍 主讲 /VCD0874
36.著名歌剧咏叹调演唱过关教学(女高音-【圣母玛利亚】) /邓桂萍 主讲/Cybriwsky,O.钢琴伴奏 /VCD0873
(以上CD/VCD/DVD收藏于音像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