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信息》2010年第7期(总第67期)
近期音乐学论题论语摘要
音乐史学
从文化史角度看十二平均律的发现
作为一个文化事件,本文试图将朱载堉发现十二平均律的数式这一伟大成就重新置放在东西方文化史的宏阔视场中加以阐述。首先,分别从音乐与数学、音乐与历学两个角度阐释东西方在相关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异同,继而,阐释朱载堉发现十二平均律数式与古代中国将历学与律学两个学科交织在一起的学术实践的历史关联与继承性,进而,揭示朱载堉律学思维的独特性与突破性。此外,还重新审视被西方人奉为十二平均律数式"首创者"的西蒙.斯蒂芬所使用的数式的失误,从而推翻西方人将其视为"十二平均律数式首创者"的武断结论。正是因为朱载堉的这一律学成果中的某些关键数据信息,被明末来华传教士无意中传到西方,从而促成西方人对斯蒂芬错误数式的修正,也由此说明现在通用于世界乐坛的十二平均律数式的原创权,终归朱载堉所有。
(摘自《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卓仁祥 文)
民族音乐学
音乐形态 音乐本体音乐事象
——与研究生讨论民族音乐学话语体系中的三个关键术语
本文针对当下部分民族音乐学研究成果和论文写作,对音乐形态、音乐本体和音乐事象等关键术语的义理认知模糊、运用不当,将其与普通基本乐理范畴中相同或相似术语混为一谈的现象,纳入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话语系统,进行概念界定、内涵认知和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倡导相关术语认知及使用的逻辑性、准确性和研究成果的严谨性。
(摘自《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3期 伍国栋 文)
音乐美学
音乐审美期待的心理实质
——迈尔期待理论及相关延展研究的心理学解释
20世纪50年代,迈尔(Leonard B.Meyer)提出的音乐期待理论在音乐美学界,特别是在“音乐审美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音乐心理学视角通过对迈尔及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音乐审美期待的理论原点是心理趋向的双重性;音乐审美期待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心理趋向的表现形态密切相关;引起审美期待从而产生音乐审美情感和意义的是心理有序性的音乐;音乐审美期待的内在心理机制是启动效应中的“传输激活”(spreading activation)。
(摘自《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郑茂平 文)
现代阐释理论与音乐演绎
音乐演绎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其中包含着理解、创造等一系列哲学、美学问题。音乐演绎中如何面对“原作”?音乐作品蕴涵与演绎的统一等,历来是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今,西方现代阐释理论经过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思想家的发展,对我们目前的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有什么样的启示?本文通过对阐释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摘自《黄钟》2010年第3期 冯效刚 文)
国内音乐学术期刊要目辑览
民族音乐
1. 南高洛音乐会乐曲《普庵咒》曲体结构分析∕刘东兴∥中国音乐学.2009.4.61-70
2. 磐安仰头“炼火”仪式音声的考察与研究∕林莉君∥中国音乐学.2009.4.71-79+122
3. 桃江民歌“胡呐喊”的艺术特征∕唐海燕∥中国音乐学.2009.4.86-89
4. 论电视剧音乐构成的模式化∕吴爱芳∥中国音乐学.2009.4.100-102
5. 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之文化功能解析∕王建朝,张欢∥天籁.2009.4.87-93
6. 灌阳县《丢长歌》中“丢”字的结构意义与旋法特征∕陆栋梁∥天籁.2009.4.94-101+124
7. 论胶东道乐艺术对当地民歌、戏曲的影响:以烟台地区为例∕刘振涛,冷高波∥天籁.2009.4.108-117
8. 琴馆时代∕王耀珠∥中国音乐.2009.3.20-24
9. “马奈锅庄”实地考察∕杨曦帆∥中国音乐.2009.3.25-30
10.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 ∕杜亚雄∥中国音乐.2009.3.38-43
11. 周吉学术研究的多元视角∕周凯模∥中国音乐.2009.3.60-66
12. 马头琴音乐人文精神意蕴的历史探寻∕晨炜,林声∥中国音乐.2009.3.75-78+149
13. 衡阳“田歌”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段桥生,米瑞玲∥中国音乐.2009.3.150-152
14. 赣南客家“公婆吹”的艺术特色与生存状况∕黄玉英;袁大位∥中国音乐.2009.3.153-156+199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王凌雨∥中国音乐.2009.3. 162-165+193
16. 怀化侗族歌舞音乐的节奏初探∕杨果朋∥中国音乐.2009.3.172-174
17. 李白诗词音乐及演唱初探∕侯延爽∥中国音乐.2009.3.175-185
18. 通道喉路歌调查报告∕杜平;钮小静∥中国音乐.2009.3.186-190
19. 嵊州吹打乐生态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杨和平∥中国音乐.2009.3.212-215+241
20. 秦安小曲的形成与演变发微∕房惠清;李子伟∥中国音乐.2009.3.216-219
21. 维吾尔族弹拨尔乐器声学研究∕杨帆∥中国音乐.2009.3. 239-241
22. 浅析贵州松桃苗族歌曲的艺术特征∕龙清萍∥中国音乐.2009.3.242-245
23. 从“花儿”中的“风搅雪”现象说起:兼论藏族文化在“花儿”发展中的艺术地位∕徐晓红∥乐府新声.2009.4.61-64
24. 西海固花儿音乐分析∕王得盛∥乐府新声.2009.4.81-84
25. 为“中国音乐落后”辩∕唐朴林∥中国音乐.2009.4.30-40
26. 论左权民歌的艺术特色∕韩敏虎∥中国音乐.2009.4.105-109
27. 靖洲三锹多声部苗歌:歌鼟∕李强;张文华∥中国音乐.2009.4.160-163+167
28. 贵池傩仪式乐舞活动中的器乐及器乐功能探析∕孟凡玉∥中国音乐.2009.4.175-179
29. 同里宣卷民俗化转型刍议∕杨海滨∥中国音乐.2009.4.192-195
30. 从“印象·刘三姐”谈大众音乐与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维∕邹坚∥中国音乐.2009.4.235-237+241
31. 从《父子争权》看东路二人台的传承与创新∕王丽娜;李占秀∥中国音乐.2009.4.248-250
声乐艺术
1. 审美心理在歌唱及教学中的对位∕魏凡俭∥乐府新声.2009.4.127-128
2. 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宛煜∥乐府新声.2009.4.174-177
3. 谈民族声乐中润腔∕丁爱华∥乐府新声.2009.4.199-201
4. 浅谈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王燕平∥乐府新声.2009.4.205-208
5. 根于传统 形于现代:拉维·香卡印西音乐交融声乐作品探究∕张玉榛∥中国音乐.2009.4.54-59
6. 传统歌唱“气论”之文化视角观照及其思考:中国传统歌唱理论的当代思考之(三) ∕ 程宁敏∥中国音乐.2009.4.142-146+254
7. 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田晓宝∥中国音乐.2009.4.173-174+183
8. 试论扬州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演唱∕张美林∥中国音乐.2009.4.180-183
9. 关于建立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理论构想∕ 孙悦湄∥中国音乐.2009.4.238-241
10. 浅论歌唱的音色∕ 吴巧∥中国音乐.2009.4.245-247+267
11. 陕西歌唱家群体风格研究∕孟小师∥交响.2009.4.80-84
12. 性格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研究∕杨韵∥交响.2009.4.108-110
13. 绝对音高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陈芳;刘沛;李妲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96-101
14. 论人声乐器的制造∕钱维道∥音乐探索.2009.4.70-71+45
15. 声乐学习中的误区:教学札记两则∕黄文宇∥音乐探索.2009.4.72-74
16. 论歌唱语言的运用∕朱梅玲∥音乐探索.2009.4.75-78+29
17. 歌唱乐感的认知和培养∕邹卉萌∥音乐探索.2009.4.79-80+87
18. 玫瑰蔷薇同根生: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洪芳怡∥音乐艺术.2009.4.94-107
19. 中国古代“唱论”与现代歌唱理论的几点比较分析∕曹章琼∥音乐研究.2010.2.67-73
20. 不同歌唱类型歌手共振峰特征及音色形成的机理研究∕于善英∥音乐研究.2010.2.74-80
21. 西方“20世纪音乐研究数目举要”(上)∕宫宏宇∥音乐研究.2010.2.99-114
作曲理论
1. 词七、曲三、辨程式:一种关于曲牌音乐分析方法的研究∕董维松∥中国音乐.2009.4.5-12
2. 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镕艺术歌曲《黄昏》∕刘涓涓∥中国音乐.2009.4.65-70
3. 陈怡混声合唱曲《春晓》研究∕陆晓燕∥中国音乐.2009.4.95-98+117
4. 汪立三《小奏鸣曲》和声运用的艺术特征∕马玉峰∥中国音乐.2009.4.153-156+172
5. “倚声填词”论∕郭俪雅∥中国音乐.2009.4.199-201+230
6. 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多元融合:柯达伊·佐尔坦《小弥撒曲》音乐要素特征分析∕黄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85-91
7. 论《易经》对当代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影响∕王秀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4.92-95
8. 传统的两面:以巴托克音乐中的和声思维为例∕任意∥音乐探索.2009.4.57-60
9. 里盖蒂《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节奏形态∕左延芳∥音乐探索.2009.4.61-66
10. 析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杨和平∥音乐艺术.2009.4.38-47
11. “十七年”:中国电影音乐的“早春” ∕项筱刚∥音乐艺术.2009.4.79-88
12. 哲学辨证观念在奏鸣曲式发展中的体现∕丁旭东∥黄钟.2010.1.50-62
13. 论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柴庆伟∥黄钟.2010.1.63-72
14. 卡特“织体分层”技法研究∕纪德纲∥黄钟.2010.1.73-82
15. 出于矛盾·显现矛盾·融合矛盾:钱仁平《感应》音乐分析∕ 张璟∥黄钟.2010.1.83-88
16. 时空碰撞出“诗—音乐结构”:卡尔·奥尔夫《布兰诗篇》的音乐结构研究∕蔡妮辰;徐昌俊∥黄钟.2010.1.89-96
17. 李斯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与彼特拉克《歌集》第61首对应研究∕康毓春∥黄钟.2010.1.97-103
18. 是对位法还是复调:有关作曲系本科复调改名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探讨 杨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82-87
19. 施尼特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创作技法分析∕杜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88-97+105
20. 阿伦·福特截段取样观念与方法的合理性∕王中余∥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98-105
21. 贾达群《融》系列作品的创作思维与技法研究∕许琛∥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106-116+138
22. 琴上戏乾坤:钢琴曲《生旦净末丑》中的戏曲元素∕杨慧∥中国音乐学.2010.1.142-144
23.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的音乐叙事理路∕王旭青∥中国音乐学.2010.1.120-130
24.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的和声技巧∕马玉峰∥中国音乐学.2010.1.131-135
25. 音乐分析的任务与使命∕贾达群∥音乐研究.2010.1.5-8
26. 音乐分析:一个需要思考和发展的学科∕张巍∥音乐研究.2010.1.8-12
27. 结构分析:音乐分析学中的价值核心∕姚恒璐∥音乐研究.2010.1.12-16
28. 音乐形式与意义的探究∕高为杰∥音乐研究.2010.1.16-19
29. 再谈《音乐的分析与创作》∕高佳佳∥音乐研究.2010.1.20-23
30. 概念解读:与音乐分析有关的一些基础性看法∕彭志敏∥音乐研究.2010.1.23-27
31. 音乐分析的可能性∕谢嘉幸∥音乐研究.2010.1.27-30
32. 东西方文化的交响:鲍元恺《京剧交响曲》研究∕黄飞∥音乐研究.2010.1.31-42
33. 新古典主义的和谐之美:《摩羯协奏曲》(OP.21)分析研究∕
徐璐∥音乐研究.2010.1.43-54
34. 成熟阶段托卡塔的复调特性:探究巴赫笔下的托卡塔∕王庆利,周春虎∥音乐研究.2010.1.55-61
35. 理论研究与实践互动 学科建设与教学同行: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述评兼及其它∕吴春福,王中余∥音乐研究.2010.1.91-102
动态与信息
我院2011年度新增专业“录音艺术”获得批准
我院2011年新增专业“录音艺术”获得批准,专业代码为050417,该专业计划从2011年度开始招生。“录音艺术”在我院原有4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的基础上拓宽了专业面,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将为学院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文社科信息
新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
新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在文艺的政治属性与审美属性的关系问题上,文学即政治、去审美的倾向和文学即审美、去政治的倾向都是不妥当的;在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学的现代性,并借鉴审美的现代性,以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文艺的社会历史研究与人文研究的关系问题上,要防止和克服用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排拒文学的人文研究或用文学的人文研究消解文学的社会历史研究的偏颇;在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与文学的外部规律研究的问题上,忽视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或用文学的内部规律研究取代文学的外部规律研究都是不完整的,应当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实际上已经开始形成一体、主导、多样的格局和结构,表现为有主旋律的多声部合奏。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趋势是逐步从以分析思维为依托的微观研究走向以综合思维为基础的宏观研究。只有大综合,才有大创新。只有走向宏观、辩证、综合的创新研究,才可能为建构“大文艺学”即宏观文艺学提供可行的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陆贵山 文)
变雅:庙堂雅乐的生命张力
传统雅乐包括诗、乐、舞等,其核心是以郊庙歌辞为中心的庙堂文学,与古代帝王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变雅”本属于《诗经》学史上与“正雅”相对的重要术语,是正统雅乐的自我更新机制,在庙堂文学创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为郑声入雅、清乐入雅、胡音入雅以及三教入雅。郑声入雅体现为民间俗乐进入雅乐表演体系,时间为春秋战国至汉代;清乐入雅时间为汉魏南朝;胡音入雅则从汉代开始,经历北朝,迄于唐代而臻于大盛;正因为吸收了民间俗乐、胡部音乐及道曲、佛曲等音乐文学的要素,促使庙堂雅乐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发生了诸多新变。三教入雅指东汉以来儒、道、释三教对庙堂雅乐的深刻影响。而历代帝王频繁的宗教活动,也是“变雅”经常发生的原因,凡此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庙堂雅乐本身的生命张力。
(摘自《浙江学刊》2009年第5期 张树国 文)
大力开发孝文化资源
孝文化资源的开发,最显著的作用在于,能够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渗透到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巨大的代际和谐的动力,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民众中潜藏着尊老、敬老、爱老的巨大潜力,可以产生出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孝文化需求,因此,开发孝文化资源,既能满足民众对孝文化的共同需求,又能促成孝文化资源的有效、可持续的开发。一是开发社区中的孝文化资源。社区中的孝文化资料的开发,具有从家庭内部到家庭外部,从文明小区到文明城区,从文明城市到文明乡村的群众性的意义。它可以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帮助解决社区养老中的许多涉及道德、责任、义务的问题,可以与社区的老年服务联系起来,可以有效调动社区内的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二是开发并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有较高孝文化水平的旅游点、旅游线和旅游片区,集观光、旅游、教育、科研、娱乐、艺术、休闲、疗养为一体,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长寿健康文化、饮食保健文化、子女孝敬文化、代际和谐文化等孝文化系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尊老、爱老、敬老、养老。
(摘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张云英、黄金华、王禹 文)
文科学术论文摘要的重要意义
写作文科学术论文,内容上的“创新”首当其冲,形式上的“鲜明”同样不可轻视。标题的画龙点睛,摘要的提纲挈领,又为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两大方面。通常读者之所以对某篇论文猝不及防地“一见钟情”,是因为它被赋予了一个瞬间就能吸引人眼球的好标题;假如摘要也具备强大的信息含量,这篇论文就会促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步入阅读进程。仅仅只是从“形式”而不是“内容”的角度看,在今天这个“隔行如隔山”的学科细分时代,摘要写得越是有特色,有兴趣的读者与陌生的论文之间就会越快地“天堑变通途”;否则,质量再好的论文也难以尽快获得读者的关注。但许多作者自己撰写的摘要往往不太合格,他们似乎也不重视摘要的写作,觉得摘要之于论文是可有可无的,摘要不过是期刊对于公开发表的论文提出的附带要求而已。这主要还是尚未真切地认识到一份好摘要对于论文传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不会去精心筹划每份摘要的布局谋篇。在此情形下,责任编辑暂时性“越俎代庖”,或许有助于文科学术论文的传播。
(摘自《中国编辑》2010年第2期 杨海文文)
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好的学生评价
自学生评价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常常处于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真实评价等新名词的包围之中,他们在上级的要求下忙于试用档案袋、小论文、项目研究等新的评价方法,却往往无暇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好的学生评价。殊不知,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即使评价方法再怎么花样翻新,也未必能真正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好的学生评价至少应符合两个标准:第一,好的学生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包括要让学生知道评价的标准,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应该关注并诊断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第二,好的学生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准确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态、个别差异,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有效反馈,是“真”的标准;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善”的标准。既真又善,这正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生评价所追求的目标。
(摘自《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年第3期 丁朝蓬 文)
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
大学校长作为社会精英和公众人物,本该成为社会道德的化身和行为的楷模,但现实中有些大学校长并未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大学校长治校所担负的责任至少有内部责任与外部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教育与经济责任及政治责任,是远近目标实现责任、内外成员利益体现责任的统一,也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内部性和外部性的统一。所以,大学校长所担负的责任已经远远超越大学象牙塔之内的范围,必须在更大的范围与更远的时间、更高的层次为社会负起更多更好的责任来。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就是大学校长在治校过程中自觉实践大学担负的社会责任,包括作为个体的公民责任与作为大学领导者践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校长群体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构成社会对大学校长社会责任的基本判识。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履行好发挥大学主要功能之责,即教育质量、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准;二是维护与保障师生权益之责;三是促进社会进步之责。与企业家社会责任相比较而言,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更具恒久性;二是更具全局性;三是更具道德影响力。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陈运超 文)
视听窗口
1.绿色家园——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78
(1)Sutil (2)Pomegranate (3)Away in killarney /Planxty Racher (4)Orion’s Belt (5)Snowball Fight (6)Lethe/Reunion(7)Into the Green/Race to 5-Bolts’Bridge(8)Luna Increscens/Sol Invictus(9)Moira(improvisation.)(10)A Midsummer Storm (11)Journey of the Magi (12)Audience of Birds (13)Into theGreen
2.竖琴舞——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79
(1)Logan Water; (2)Harp Dance(3)Chanter’s Song Prelud(4)Chanter’s Song(5)Baroque Flamenco(6)Caravan(The Camels)(7)Avalon(8)Las, Las, Las, Las Par Grand Delit(9)As the White Swans Fly(10)Nimbus(11)JourneyGoes to France(12)The Silkie
3.圣诞竖琴——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80
What (1)God Rest Ye Merry,Gentlemen (2)I Wonder as I Wander (3)Silent Night (4)Friendly Beasts/Away in a Manger (5)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 by Night (6)Bring a Torch,Jeannette,Isabella I Saw Three Ships (7)Huron Carol (8)Good King Wenceslas (9)Child is This (10)Frankincense (11)A Vos dona Verge Santa Maria (12)Come, O Come Emmanuel
4.凯尔特印象——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81
(1)Cold,Haily,WindyNight (2)Lady Guinevere (3)Autumn Harp (4)Dadgad Delight (5)Toye For Nishka(6)Scarborough Fair (7)A Beggin I Will Go (8)Aeolian (9)Dirfting On The Moon (10)Saucy Sailor (11)Long A Growing (12)John Barleycorn
5.凯尔特激情——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82
(1) Rakes of Kildare/Swakkow’s Nest (2) Road To Lisdoonvarna (3) 0.Celtic Echoes (4) Dreamflight
(5) Flowers Of Golden Dreams (6) Planxty Bourke
(7) River Of Golden Dream (8) Love And Sorrow
(9) Blarny Pilgrim (10) Chicken On The Run/Sunday Is My Wedding Day (11) Snowflakes Dancing (12) Winston & The Sandpipers (13) Julia Delaney
(14) Tancy’s Fancy
6.凯尔特魅力——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683
(1) Morrison’s Jig (2) Knight Flight (3) Roxborough Castle (4) Carolan’s Quarrel (5) Craigdarroch Castle (6) Joseph And Mary (7) Tarboulton (8) Royal Forester (9) Skye Boat Song (10) Willy O’winsbury (11) Namaste (12) Merrily Kissed the Quaker’s Wife (13) Kin/Bras De Touleme/Petticoat’s Loose (14) Magical Child
7.竖琴的冥想——爱尔兰天籁音乐/ CDZ0849
(1) TheMinistrel’s Dream (2) First Snows of Winter (3) Scarbrough Fair (4)What Could Have Been/Tatlyoko Fall (5) The Water is Wind (6) TheStag and the Hound (7) In Spring We Shall Dance (8) Sunlight on Fresh Fallen Snou (9) Seikilos’Song (10) Mountian Lake (11) Then Shall I Love Thee
8.窗外(冥想音乐)——长笛、琉特琴与钢琴/ CDZ0674
(1) Saturna (2) Unraveling (3) A my’s Tune (4) China’s Flight (5) Pavane (6) Tara (7) Tiger Flower (8) Soliloquy (9) .Kites and Kids (10) Bachianas Brasileiras No.5 (11) Windows
9.神秘的礼物(冥想音乐)——长笛与钢琴/ CDZ0675
(1) Flowers In Bloom (2) Believe In Magic (3) You Nring Moonlight (4) Echo through The Years (5) Open Your Heart (6) Your Love Runs Wild (7) You’re The Only One (8) Blossoms (9) Trasitions (10) Majestic Dance
10.编织彩梦(冥想音乐)——双吉他、排箫与长笛/ CDZ0676
(1) Alexandrite drite (2) In the Quiet hour (3) Windmills (4) Toye for Nishka (5) DADGAD Dellght (6) Shades of Blue and Gold (7) Ancient Echoes (8) Drifting on the Moors (9) Innocent Child (10) Aeolian (11) Tapestries (12) Radiance
11.岩石的光芒(冥想音乐)——吉他、钢琴与长笛琴/ CDZ0847
(1) Lady Guinever (2) Autumn Harp (3) Dreamflight (4) Princess (5) Jennifer (6) Textures (7) Forever Changing ( 8) Mirage (9) Jasmine’s Theme (10) Floating Petals (11) Solitude (12) Tara’s Lullabye
12.竖琴与吉他(冥想音乐)——寂静的西海岸/ CDZ0848
(1) Romanza d’ Amour (2) Come By The Hills
(3) Gymnopedie#1 (4) Morming Has Broken
(5) Song For Justin (6) Carrighfergus (7) Song For Joy
(8) O’Carolan’s JOURNEY To Cashel
(9) Jesu,Joy Of Man’s Desiring
(10) Castles In The Sand (11) Ye Banks And Braes
(12) Mountains And Meadows (13) Minuet In G Major
13.萨克斯与钢琴(冥想音乐)——雨季/ CDZ0850
(1) Before The Rain (2) Sierra Made (3) Laurie’s Song (4) Sentient (5) Jesse (6) Absolute Love (7) Someone I Knew (8) Sapphyre Blue (9) Costa Rica Woman (10) Prelude Chiccan (11) Chinccan (12) Prologue Chinccan
14.钢琴独奏(冥想音乐)——往事的回忆/ CDZ0851
(1)Home (2) This Chair (3) Forever Yours (4) Call Me
(5) Anne’s House (6) Sunnrise (7) Jones (8) After Hours
(9) Stories (10) From Now On (11) Faith (12) Still
(13) Once More (14) Forgiveness ( 15) Rain
(音像资料室任洁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