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我校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高贺杰博士应图书馆邀请,为我校师生举办“田野工作与调查研究——我的读书感悟”主题讲座。
讲座甫始,主讲人就抛出一个问题:在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的语境中,我们该如何理解“礼失求诸野”的核心含义?围绕孔子这句千古名言,高贺杰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引申到当代民族志的书写,从田野工作中的采访规范谈到历史人文叙事的意义,用深入浅出的话语为在场师生详细论述了他的心得体会。

高贺杰认为,长久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是口口相传的历史,是用音乐镌刻的人类共同记忆。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方式提取、记录和深入研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使后来者能够“触摸到”这些活着的历史。在谈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田野工作时,高贺杰相继举出刘天华、杨荫浏等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奠基者的事迹,通过他们的具体事迹使我们了解到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研究的特殊之处以及价值所在。
讲座最后,高贺杰与部分观众进行了友好互动,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与在场师生们合影留念。
